1. <u id="3ixz7"></u>
      <i id="3ixz7"><bdo id="3ixz7"></bdo></i>
    2. ENCN
      Copyright ? 2020 武漢傳媒學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話:027-81979007 鄂ICP備14006246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教學 > 學科專業

      一、藝術類本科專業

      播音與主持藝術The Art of Announcing and Anchoring(藝術學 本科 學制 4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分為播音主持、口語傳播與雙語播音三個專業方向,培養具備播音主持藝術、新聞傳播學等多學科的知識與能力,熟悉我國新聞、宣傳政策與法規的綜合素質全面提升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核心課程:普通話語音與播音發聲、新聞播音、直播主持技巧、新媒體前沿、演播空間、即興口語表達、文藝作品演播、影視劇人物配音、演說與辯論、交流與溝通技巧等。

      就業方向:可在各級各類廣播電視臺、傳媒機構及企事業單位從事播音與主持、采編制作、形象代言與宣傳、對外聯絡與接待、活動策劃與組織、部門協調與管理等工作。

      教學成果:

      1.宋映君等2人,2020年獲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廣播類)二等獎

      2.郭星等4人,2019年獲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動漫節聲優大賽一等獎

      3.龔仁杰等3人,2019年獲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廣播類)三等獎

      4.樊野等,2018年獲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動漫節聲優大賽二等獎

      5.李佳瑩,2018年獲廣西電視臺綜藝節目主持人大賽全國季軍

       

       

      廣播電視編導Broadcasting and Television Playwright-director (藝術學 本科 學制4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正確的價值觀和良好的專業精神,能夠從事廣播電視及新媒體節目策劃、編導、拍攝、制作等工作,具有一定的影視創作、組織和管理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核心課程:電影作品與電影史、視聽語言、影視導演實務、攝影技術、影視剪輯、影視錄音、影視照明技術、電視文案寫作、紀錄片創作、電視節目編導、電視節目導播、虛擬演播室技術、影視制片管理等。

      就業方向:能夠在廣播電視臺、網絡媒體及其他傳媒機構、企事業單位從事各類節目策劃、編導、制作、編輯、撰稿、宣傳、管理等工作。

      教學成果:

      1.莫毅楓、王子飛、陳可、蔡家賢,作品《誰是英雄》2019獲第四屆“科德杯”全國大學生無人機航拍競賽三等獎

      2.甘春俊、楊宸、歐雨婷,作品《輕》2019年獲中國大學生廣告藝術節學院獎優秀獎

      3.陳宇鵬、劉煒豪,作品《everdream》2018年獲第二屆中國夢·青年影像大賽三等獎

      4.張偲穎、吳玥,紀錄片《這個爺爺不太冷》2018年獲溫哥華華語電影節“紅楓葉獎”

      5.盧成,短片《太平要術》2017年?竦謔?ldquo;影像中南”文化藝術節“最佳導演”獎項

      6.王尤,作品《第二杯咖啡》獲2017年中國武漢微電影大賽最佳微電影短片金獎

       

       

      戲劇影視導演Theatre Film and TV Directing(藝術學 本科 學制4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正確的價值觀和良好的專業精神、掌握戲劇影視導演、編劇和拍攝等系統理論知識,具備影視藝術專業素養、能夠熟練運用影視藝術語言從事導演藝術創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核心課程:電影作品與電影史、導演、表演、視聽語言、劇本寫作、電影大師研究、戲劇流派、影視剪輯、影視錄音、影視照明、紀錄片創作等。

      就業方向:能夠在劇院(團)、影視公司、電視臺、電視劇制作中心及相關宣傳部門等從事戲劇、影視制作等方面導演工作。

      教學成果

      1.周陽、陳悅等4人,作品《我有一個秘密》,2017年獲貴州采風微視頻大賽一等獎,國際大學生微電影盛典劇情類二等獎

      2.葉鐘發,作品《待修的路》,2016年獲第二屆萬峰林國際微電影盛典高校單元二等獎、三等獎各一項

      3.閆婷、肖晨等4人,作品《細丫》2016年獲“第25屆金雞百花電影節微電影展映單元及第五屆(國際)大學生微電影盛典”劇情類大獎

       

       

      戲劇影視文學Theater Film and TV Literature(藝術學 本科 學制4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政治素養和人文素養,具有較好的藝術鑒賞能力,掌握戲劇、影視編創及文案寫作方面的系統理論和基本技能,具備較好的創新能力,能夠在影視創作及傳媒等相關領域從事編劇、編輯、宣傳、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核心課程:中國文學史、外國文學史、電影作品與電影史、視聽語言、文學基本原理、經典影視劇作分析、影視劇作概論、劇作元素訓練、媒體文案寫作、戲劇作品與戲劇史、電視劇劇本創作、電影劇本創作、影視劇本改編、舞臺劇創作、紀實類短片創作、藝術學概論、影視攝影、影視剪輯、影視導演基礎等。

      就業方向:可在影視制作機構、電視臺、網絡媒體等文化傳媒機構以及政府和企事業單位從事劇本寫作、文案寫作、影視編輯、宣傳和文化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教學成果:

      1.張月聰,作品《贊歌》,2021年獲湖北省高校戲劇劇本大賽三等獎

      2.邱逸志,作品《遺失的旅程》,2021年獲湖北省高校戲劇劇本大賽最佳創意獎

      3.趙美,作品《生命至上》,2021年獲湖北省高校戲劇劇本大賽最佳懸念獎

      4.陳秋湛,作品《買口罩》,2021年獲湖北省高校戲劇劇本大賽最佳人氣獎

      5.張星煥、張志洋、藍昭婷、蘇曉杰等2021年獲湖北省高校戲劇劇本大賽優秀劇本獎

       

       

      表演Performing Art(藝術學 本科 學制4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正確的價值觀和良好的專業精神、掌握戲劇和影視表演的基本理論知識、具備戲劇影視表演的基本技能、能獨立完成不同人物形象創造、適應影視和新媒體表演需求的應用型高級人才。

      核心課程:表演1(創作元素)、表演2(觀察生活)、表演3(文學作品改編)、表演4(話劇片段)、鏡頭前表演、實驗劇目創作、多幕劇排練、臺詞1(語音基礎)、臺詞2(朗誦技巧)、臺詞3(人物獨、對白)、臺詞4(人物配音)、聲樂訓練、形體訓練、戲劇作品與戲劇史、視聽語言、藝術通論、劇本閱讀與分析等。就業方向:可在影視公司、電視劇制作中心、電視臺、各單位劇院或者劇團、國家機關、宣傳文教部門、企事業單位和高校從事表演、宣傳、教學與科研等工作。

      教學成果:

      1.林炫騰等,主演劇目《星星的孩子》在2020年中國大戲院“微戲?。壕€上邀請展”展演,同年在第四屆“中國曹禺文化周大學生話劇”展演,并獲中國(潛江)曹禺戲劇節大學生展演優秀作品獎

      2.劉安捷、洪繼豪、沈溯涵、劉昊等,主演肢體戲劇《你有“病”》在2019年“烏鎮戲劇節”展演;高詩雅等,主演話劇《綠皮火車》2018年獲“湖北省高校戲劇展演”校園戲劇之星稱號

      3.紀江月等,原創戲劇《過年好》、楊宇等,創編戲劇《等你回來》獲2019年“湖北省高校戲劇節展演”優秀展演劇目等六項獎項

      4.黃夏童等,主演劇目《花吃了那女孩》獲2017年烏鎮戲劇節青年競演首獎——最佳戲劇獎,并在2018-2020年度先后受邀“武漢新青年戲劇節”“銀川國際青年戲劇節”“北京青年戲劇節”“杭州當代戲劇節”“寧夏國際青年戲劇節”展演

      5.林漫等,原創話劇《南與北》、鐘詩雨等,參演話劇《親愛的葉蓮娜謝爾蓋耶夫娜》,2019年分別獲“武漢新青年戲劇節”優秀展演獎;羅旭婷等,參演肢體劇《again and again》,2018年獲“武漢新青年戲劇節”優秀展演獎

      6.黃然等,2017年獲第六屆“湖北省大學生藝術節”一等獎;李晨俊、羅旭婷,2017年獲第六屆“湖北省大學生藝術節”二等獎

       

       

      影視攝影與制作Photography and Production of Film &TV(藝術學 本科 學制4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正確的價值觀和良好的專業精神,熟悉影視拍攝、編輯與制作流程,掌握影視創作工具的使用與操作方法,能夠從事多種類型的影視拍攝與制作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核心課程:圖片攝影、影視攝影、影視照明、數字圖像處理、攝影大師研究、電影作品與電影史、劇本基礎、導演基礎、視聽語言、影視剪輯、影視造型設計、影視包裝設計、CGI影視后期制作、三維動畫制作、影視錄音、特種攝影等。

      就業方向:可在影視制作機構、電視臺、網絡媒體等文化傳媒機構以及政府和企事業單位從事電影與電視拍攝與創作、剪輯制作、后期特效制作等工作。

      教學成果:

      1.邢朝陽、陳語何、于艦勛,作品《疾疫》;梁文旭、候雨辰,作品《錦繡鳳凰瀟湘邊城》2020年獲(第13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全國二等獎
      2.楊嘉文、俞良政、吳偉強,作品《常州天寧寺》2020年獲第十三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中南地區賽三等獎
      3.沙榟蕭、呂佳旭,作品《燕歸》,2019年獲第八屆國際大學生微電影盛典,劇情類三等獎
      4.尹少軒、張碩,作品《愛的行動》,2018年獲武漢短視頻大賽十佳作品;獲第四屆“青春影像”全國大中學生原創視頻作品大賽一等獎
      5.王士豪,2017年 獲One Show創意大賽銅獎
      6.呂進、薛瑞旭,2017年獲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三七”微電影大賽優秀獎

       

       

      音樂表演Music Performance(藝術學 本科 學制4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音樂實踐能力的表演型、多能型和教學型專門人才。

      核心課程:鋼琴、聲樂、視唱練耳、樂理、即興伴奏、和聲學與實踐、曲式與作品分析、中外音樂史與作品賞析、合唱與指揮、組合演唱、合奏訓練等。

      就業方向:可在音樂演出機構中從事演唱、演奏等專業表演類工作;在社會音樂行業中從事音樂創作、編輯、錄音、音響等創作型工作;在社會音樂教育機構中從事聲樂、鋼琴、樂理、合唱等教學工作。

      教學成果:

      1.陳雪婷、李思沂、趙曼琳、章靜伊、郭陳程,2020年第七屆“長江鋼琴杯”音樂比賽,分獲一、二、三等獎

      2.陳雪婷、周瑩、黃藝星、李雯雨、李傲、劉欣殷、祝榕璟等,2019年第六屆“長江鋼琴杯”音樂比賽,分獲一、二等獎、三等獎

      3.熊小慧,2018年第五屆“長江鋼琴杯”音樂比賽,獲一等獎

      4.王玥琪、杜晉、夏悅童、魯曼,2018年“香港國際聲樂公開賽”香港總決賽,分獲二、三等獎

      5.謝楚楚、黃藝星,2019年“肖邦紀念獎”香港國際鋼琴公開賽,分獲一等獎

      6.蔡紫荊、謝文玲,2017年“肖邦紀念獎”香港國際鋼琴公開賽,分獲一、二等獎

      7.韓楨睿、何芷函、柳勇奇、王心怡,2020年“湖北省第革屆大學生藝術節”,分獲三等獎

      8.黃迪、周文杰,2017年“湖北省第六屆大學生藝術節”,分獲二等獎

       

       

      音樂學Musicology(藝術學 本科 學制4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一定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協作能力,具備音樂教育理論基礎與實踐教學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核心課程:和聲、聽音、聲樂、鋼琴、形體與舞蹈、合唱指揮、即興伴奏、中外音樂史、初級音樂劇場、初級音樂教育教學法、發展心理學等。

      就業方向:能勝任音樂早教機構、社會音樂教育、學校音樂教育以及涉外音樂教育機構等相關行業的音樂教學工作。

      教學成果:

      1.夏唯、劉張琴、閆馨、廖石琛、沈怡萍、嚴玉潔等,2020第七屆“長江鋼琴杯”比賽分獲二、三等獎

      2.高欣怡、謝子欣,2019第六屆“長江鋼琴杯”比賽分獲一、三等獎

      3.馮錦棟、高欣怡、劉張琴等,2018年獲第五屆“長江鋼琴杯”二等獎

      4.潘靈鈺、付沁函,2017年第四屆“長江鋼琴杯”比賽分獲一、二等獎

      5.王劉暢、彭詩媛等,2017年獲“肖邦紀念獎”香港國際鋼琴公開賽湖北賽區一、二等獎

      6.宋美虹、孫明敏、張思佳等,2017年獲“湖北省第六屆大學生藝術節”二等獎

      7.符可心、樊思思、羅瀟、王劉暢等,2016年獲第五屆“孔雀獎”全國高等藝術院校聲樂大賽“優秀演唱”獎

       

       

      舞蹈學Dance Studies(藝術學 本科 學制4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專業舞蹈表演、教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系統掌握中國古典舞、民間舞及其教學法,具有舞蹈表演、舞蹈教育、舞蹈編創和舞蹈研究等專業能力的應用型、創新型人才。

      核心課程:舞蹈概論、中國民族民間舞、中國古典舞基訓、中國古典舞身韻、現代舞基訓、古典芭蕾舞基訓、舞蹈創編、舞蹈劇目排練、舞蹈教學法、中外舞蹈史、舞蹈鑒賞與批評等。

      就業方向:可從事舞蹈表演、舞蹈教學(中、小學)、企事業單位、藝術研究機構的舞蹈節目編排及綜合藝術指導等工作。

      教學成果(以下均為團體獲獎)

      1.2020年舞蹈《漆奩楚女圖》榮獲“湖北省第七屆大學生藝術節”一等獎
      2.2020年舞蹈《大漁》榮獲“湖北省第七屆大學生藝術節”一等獎
      3.2020年舞蹈《重啟》榮獲“湖北省第七屆大學生藝術節”二等獎
      4.2019年受邀赴福建省福州市參加由中央電視臺主辦,福建省政府協辦的“第六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參與多個節目的錄制
      5.2019年受邀赴北京參加“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參與舞蹈節目演出
      6.2018年獲江夏區第十屆青年歌舞大賽一、二、三等獎
      7.2017年獲“湖北省第六屆大學生藝術節”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
      8.2015—2019年,連續5年獲“湖北省大學生健美操藝術體操錦標賽”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

       

       

      動畫Animation(藝術學 本科 學制4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數字時代與信息社會發展需要,具有良好人文素質、藝術修養、審美能力,同時有開闊的視野、較好的創新意識、協作能力和溝通表達能力。掌握動畫專業基本理論、核心知識及設計規律;具有較強的動畫設計和分析能力;受到良好的實操技能及職業素養訓練;了解動畫藝術與技術的新發展;善于綜合運用專業技術工具從事ACG(動畫、漫畫、游戲)及相關領域的策劃、設計與制作,符合行業發展需求的創新應用型人才。

      核心課程:動畫概論、動畫原理、動畫造型基礎、動畫視聽語言、動畫分鏡頭設計、漫畫創作、動畫劇本寫作、二維動畫創作、三維動畫創作、動畫后期合成等。

      就業方向:可到影視制作公司、文化傳媒公司、互動娛樂公司、游戲公司、數字出版機構、電視臺、企事業、教育單位等動漫應用領域、動漫媒介涉及領域與文化產業領域,從事動漫設計、動漫教學、應用專業設計技術進行項目開發、制作與運營管理工作,可繼續攻讀本學科及相關學科的碩士學位。

      教學成果:

      1.劉家伶,2020年獲第十三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國家級二等獎

      2.張升,2020年獲第八屆全國高校數字藝術設計大賽國家級二等獎

      3.艾麗婭、趙雪晴,2020年獲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動畫類省級二等獎

      4.孫淋蔓,2020年獲湖北省大學生文化創意作品大賽一等獎

      5.王茜,2019年獲第十八屆北京電影學院漫畫節評委會特別獎

       

       

      數字媒體藝術Digital Media Art(藝術學 本科 學制4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道德修養和藝術素養,具有開拓性視野及創新能力,適應大數據與互聯網時代和科技與藝術融合發展的需要,具備扎實的數字媒體藝術創作理論,精通虛擬現實、交互設計實踐操作技能和互聯網營銷策劃能力的復合型應用型高級人才。

      核心課程:圖形設計、界面設計、交互設計、視聽表達、網頁設計、軟件應用、數字媒體技術、品牌策劃與營銷、數字媒體創意表現

      就業方向:可在電視臺、網絡和移動媒體機構、文化傳播機構、專業設計機構、影視制作公司、企事業單位以及虛擬現實等新媒體領域的相關行業,從事數字媒體方面相關策劃、藝術設計、開發運營、管理推廣等工作。

      教學成果:

      1.唐蘇珍、黃芷妍、干睿雪、馮越,4人2020年獲第十三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國家級二等獎

      2.鐘楚鵬,2020年獲第八屆全國高校數字藝術設計大賽國家級三等獎

      3.趙云龍、李浩遠、張祥瑞、張興寧、王銳,5人2020年獲第八屆全國高校數字藝術設計大賽國家級三等獎

      4.劉天龍,2020年獲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國家級銅獎

      5.廖宛玲、熊丹、吳江冉、黃佳鈺,4人2020年獲第十三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中南賽區三等獎

      6.楊詩琪,2018年獲第十一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中南地區二等獎

      7.彭俊雄、劉明利2人2018年獲第十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湖北賽區二等獎

       

       

      攝影Photography(藝術學 本科 學制4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道德修養和藝術素養,具有開拓性視野及創新能力,充分具備扎實的攝影理論及實踐能力,一定高度的審美認知水準,多維立體的創作思維以及包括影像產品運營能力的新時代復合型應用型高級人才。

      核心課程:攝影基礎理論與實踐、視聽語言、攝影史及經典影像賞析、影像批評與策展、數組圖像處理、影視攝影技術、影視照明藝術、非線性編輯技術、廣告攝影、商業人像攝影等。

      就業方向:可在新聞系統、影視行業、圖像與影視制作部門及相關行業從事新聞、廣告、電視節目的攝影創作、信息采編與傳播以及商業攝影等工作。

      教學成果

      1.周成,2020年作品入選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窗口展覽并被收藏

      2.孫大慶,2019年獲美國國家地理?蟶閿按筧?019圖片故事二等獎

      3.林浩,2019年入“2019 ‘現未來’科技藝術之星獎" 

      4.楊著,2018年獲第五屆全球攝影網學生攝影大賽藝術類金獎

      5.殷韻舸、夏斐、陳喆、胡淞元、孫大慶等13人,分別于2017-2020年入選中國平遙國際攝影(PIP)大展

       

       

      視覺傳達設計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藝術學 本科 學制4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傳媒文化視野,適應行業特色和現代產業發展的,具有扎實的視覺傳達專業理論基礎,熟悉新媒體的綜合應用,精通視覺傳達設計語言與設計實踐技能的應用型專業人才。
      核心課程:觀察與表現、設計方法、文本視覺化、營銷策略與方法、閱讀設計、媒介數據分析、品牌推廣整體設計、媒介整合與推廣、信息整合設計
      就業方向:可在廣告策劃公司、包裝設計公司、媒體運營公司、新聞出版機構、會展策劃公司、互聯網公司等單位從事平面設計、活動策劃、品牌設計、媒體推廣、信息呈現等藝術設計、策劃和研究工作。
      教學成果:

      1.張玥等4人,2020年獲第十二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國家級二等獎

      2.徐宇軒,2020年獲第八屆全國高校數字藝術設計大賽國家級二等獎

      3.陳廣生等4人,2020年獲湖北省大學生文化創意作品大賽二等獎

      4.何燚,2019年獲中國廣告影片金獅獎金獎

      5.賈益東等5人,2019年獲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湖北賽區二等獎

       

       

      環境設計Environment Design(藝術學 本科 學制4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社會責任感,適應未來智能型社會發展的,具備扎實的設計專業基礎、環境設計藝術素養和職業素質,掌握空間設計創作的理論知識和工作流程,可運用先進的設計理念和創作工具的創新型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核心課程:觀察與表現、三維構成、空間形態研究、設計表現、中外建筑園林史論、制圖與AutoCAD、室內設計原理、景觀設計原理、裝飾材料與構造。
      就業方向:可在室內設計企業、景觀設計企業、房地產企業和相關咨詢機構從事與環境設計相關的策劃、創作、推廣、應用等工作。
      教學成果:

      1.萬宇軒,2020年獲第八屆全國高校數字藝術設計大賽國家級一等獎

      2.袁園,2020年獲第八屆全國高校數字藝術設計大賽國家級三等獎

      3.林婧,2019年獲“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賽學生組一等獎

      4.頓軍、羅子豪,2019年獲“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賽學生組三等獎

      5.童子齊、鄧航、俞心茗,2017年獲湖北省青年室內設計師大賽一等獎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Theatre Film and TV Fine Arts Design(藝術學 本科 學制4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較強的藝術感受力和良好的審美意識,具有創造性思維和綜合視覺設計觀念,適應廣泛的傳媒領域發展的需要,具備扎實的戲劇影視美術設計理論,熟練掌握燈光設計、服裝與化妝設計、布景繪制、場景設計、人物形象設計實踐操作技能的復合型創新型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核心課程:舞臺設計基礎、舞臺技術與方法、舞臺布景、舞臺繪景、舞臺美術史、舞臺燈光設計、舞臺電腦效果圖表現技法、表導演常識、戲劇舞臺設計、影視場景制作、人物造型設計。

      就業方向:可在戲劇影視及商業領域從事舞臺美術創作設計、舞臺技術與應用、影視場景設計與制作、人物造型設計等方面工作。

      教學成果:

      1.2020年話劇《我的鄉村我的親》舞臺美術設計圖紙被采用,并在黃梅戲大劇院上演

      2.2020年話劇《血火征程》舞臺美術設計方案被采用,并在中國評劇院上演

      3.2019年原創劇目《“視界”微劇場演出設計》、《“隙”視覺觀念設計》 受邀參加第七屆烏鎮戲劇節嘉年華演出

      4.“中國2019世界集郵展覽晚會"舞臺設計方案被主辦方采用

      5.2018年原創劇目《小紅帽》受邀參加第六屆烏鎮戲劇節嘉年華演出

       

       

      二、非藝術類本科專業

      廣播電視學Broadcasting and TV(文學 本科 學制4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熟悉我國新聞、宣傳政策與法規;具備新聞傳播基礎理論和文化科學知識,掌握視聽媒體采、寫、編、評、拍攝與制作技巧;以媒介融合為基礎,掌握視聽信息傳播技巧,并能運用于其他內容的生產與傳播中的視聽媒體復合應用型人才。

      核心課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大眾傳播學概論、新聞學基礎、新聞采訪與寫作、電視采訪、新聞報道策劃、廣播電視節目策劃與制作、全媒體報道實務?⑹菪攣擰?/span>

      就業方向:可在廣播電視、報紙、新媒體、專業制作公司及企業的宣傳部門,從事采訪寫作、編輯、出鏡報道、節目策劃與管理等工作。

      教學成果:

      1.韋佳文、鄧雯雯、譚園園,2020年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中南地區賽)二等獎

      2.張滿玉、余曉欽、劉豪澤,2020年湖北省大學生新聞傳播教育創新實踐技能競賽一等獎

      3.施文、何玉婷、范舒琴、鄭宇茜、馮思,2019年湖北大學生新聞傳播教育創新實踐技能競賽新聞采編類一等獎

      4.閆旭君、劉正、何莎、周慧敏、鄒越,2019年湖北大學生新聞傳播教育創新實踐技能競賽微視頻類一等獎

      5.朱勁松、邱鑫、陳紅艷、卞洲瑜、王世花等,《我和我的祖國》 快閃活動短視頻于2019年9月30日在學習強國湖北學習平臺發布

      6.魯玨,2018年獲青年攝影網第二節攝影大賽作品優秀獎

      7.代添,2017年度湖北大學生新聞傳播教育創新實踐技能競賽新聞采編類一等獎

      8.巫婉卿、周玉華、黃笛,2017年獲“湖北高校新聞扶持計劃" 一等獎

       

       

      廣告學Advertising(文學 本科 學制4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以廣告學基本理論為學科根基,將廣告與品牌發展、廣告與媒介環境互動、廣告與營銷結合置于媒體發展的綜合環境中進行多維度構建,旨在培養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和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的廣告學應用型專業人才。

      核心課程:傳播學概論、廣告學概論、廣告創意思維、廣告策劃實務、廣告文案寫作、廣告調查與分析、新媒體廣告、新媒體前沿、媒介倫理與法規、網絡動畫設計與制作、Web前端開發等。

      就業方向:企業廣告運作與品牌傳播、新媒體宣傳策劃與營銷、廣告策劃運營、品牌管理與營銷、公關推廣、市場調查與咨詢等領域工作。

      教學成果:

      1.彭雨婷團隊,2020年度金犢獎全球金獎、大陸地區一等獎

      2.張凌菲,2019年度湖北大學生新聞傳播教育創新實踐技能競賽廣告類二等獎

      3.熊成瑩,2019年度湖北大學生新聞傳播教育創新實踐技能競賽廣告類三等獎

      4.王自強,2019年度金犢獎校長獎

      5.項險峰、廖樂帆,2018年度金犢獎大陸地區二等獎

      6.黃鈺翀、唐棋,2017年度湖北大學生新聞傳播教育創新實踐技能競賽廣告類二等獎、三等獎

      7.2017-2019年,連續三年入圍ONESHOW中華青年創新競賽

      8.黃興林,湖北省第十二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

       

       

      網絡與新媒體Network and New Medium(文學 本科 學制4年)

      培養目標:基于互聯網等新興媒介形態對新聞傳播行業所帶來的巨大變革,順應數字信息時代發展所需,本專業旨在培養能掌握網絡與新媒體信息傳播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能熟練運用網絡與新媒體進行信息采寫、策劃、傳播,兼具新媒體組織運營和管理能力,善于進行整合傳播的應用型、創新型人才。

      核心課程:新聞學基礎、全媒體寫作、新聞數據與可視化、全媒體策劃、全媒體信息編輯與制作、數據搜集原理、web前端開發、界面設計、融合媒體運營。

      就業方向:能從事信息傳播時代內容方面的深度、綜合、跨學科的傳播工作,同時也能在全媒體傳播中從事設計、制作、網絡編輯等方面的技術類工作。

      教學成果:

      1.付輝,2019年獲湖北省第十二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競賽二等獎

      2.曾羽麟等,2019年獲第四屆中國數據新聞大賽三等獎

      3.鄭文奇、向東等,2019年獲湖北大學生新聞傳播教育創新實踐技能競賽媒體融合類一等獎

      4.劉錦源、吳亞楠等,2019年獲湖北大學生新聞傳播教育創新實踐技能競賽學術論文類三等獎

      5.潘婷婷、李雪、馮震宇,2020年獲第十三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中南地區賽一等獎 

       

       

      文化產業管理Cultural Industry Management(管理學 本科 學制4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既懂文化藝術又懂經營管理,并擅長創意策劃、文化經紀、市場營銷、資本運作、項目管理,從事演藝策劃與管理、文創產品開發與運營以及影視制片管理的高素質復合應用型人才。

      核心課程:中國文化史、文化產業概論、文化市場營銷、文化資源學、文化經濟學、文化?嫡哂敕ü?、文化产沂幋意託暹划、文化产业项目管缿虎文化经纪赖Z塾朧滴?、演艺策划訝┸缿虎品牌手Rü芾懟⒂笆又破芾懟?/span>

      就業方向:可在各類演藝策劃公司、公關策劃公司、文創公司、博物館、藝術館、影視公司以及文化交流與傳播機構從事項目策劃、組織協調、營銷推廣、資本運營等工作。

      教學成果:

      1.毛程宜文、 張余鳳、王甜、胡宗浩、甘恬等,2020年獲得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5項

      2.於潞、彭靖雯、吳明軼、翟不悔、張雅琪等,2019年獲得湖北省第十二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5項

      3.曾容容、於潞、田夢、薛飛、黃姣姣等,2019年獲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5項

      4.劉蕾、俞迪、鄭婷等,2018年獲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立項3項

      5.齊佳慧、鄒琛等,2017年獲湖北省第十一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

       

       

      電子商務Electronic Business(管理學 本科 學制4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諳熟新媒體傳播邏輯,掌握現代商務管理和計算機網絡等專業知識,具備網絡營銷、網頁美工、電商平臺運營能力,兼備電商創新、創業技能的高素質復合應用型人才。

      核心課程:電子商務概論、市場營銷學、網頁設計與制作、網絡營銷與策劃、跨境電子商務、電子商務網站建設與維護、網店設計、網店運營管理、電子商務安全與支付、電子商務物流管理、ERP與客戶關系管理、新媒體營銷。

      就業方向:可在企事業單位從事新媒體環境下商品或服務的網絡營銷推廣、網頁美工、跨境電子商務貿易、電子商務項目運營等工作,可實現電子商務各平臺網商自主創新創業。

      教學成果:

      1.郭璐璐、劉冬麗、寧紅萍、雷迎、程佩等,2020年獲得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省級一等獎1項,省級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

      2.姚冬凡、李夢如、劉婷、劉可宸、索緒恒等,2020年獲得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5項

      3.陳章,2020年全國高校數字藝術設計大賽華中賽區三等獎

      4.許發、張夢穎等,2019年獲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省級三等獎2項

      5.余翔,2019年獲第七屆全國高校數字藝術設計大賽全國三等獎

      6.劉冬麗等,2019年獲“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省級三等獎1項

      7.何爽等,2019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立項

      8.梁慧慧、陳明逍、施同鍇、扎西頓珠、何世英等,2018年獲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省級一等獎1項,省級二等獎4項,省級三等獎9項

      9.華鑫、唐晨等,2018年獲得“創青春、匯得行”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省級三等獎2項

      10.韓笑、楊雨焱等,2017年獲第三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湖北省銅獎

      11.劉磊、范俊雄、魏航等,2016年獲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杯全國二等獎、省級特等獎,另獲全國三等獎1項,省級一等獎1項,省級二等獎1項,省級三等獎7項

      12.Runner團隊,2016年獲全國大學生網絡商務創新應用大賽華中賽區一等獎

       

       

      會展經濟與管理Exhibition Economy and Management(管理學 本科 學制4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會策劃、懂設計、善營銷”的知識結構,掌握會展項目策劃、會展場景設計、會展項目營銷、會展現場服務等專業技能的高素質復合應用型人才。

      核心課程:會展概論、會展項目策劃與管理、展示工程與設計、會展政策與法規、會展市場營銷、會展工程與材料、會展財務管理、會展商務英語、會議運營管理、節事活動策劃與管理、會展場館經營與管理。

      就業方向:能在各類會展企業、節慶禮儀/賽事策劃公司、旅游企業、酒店、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從事會展策劃、設計、營銷及項目管理等專業工作。

      教學成果:

      1.陳旺、王晨、王震、黃思怡、魯超,2020年湖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立項1項

      2.段爽、姚行學、李翰文、呂焱澤、王芷若等,2019年獲得湖北省第十二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1項

      3.樂娟、侯殷、劉蘭、任慧佳、梅可可,2018年獲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立項1項,2018年獲得“創青春、匯得行”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省級三等獎1項

      4.余哲媛等,2017年獲湖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立項1項

      5.樂娟等,2017年湖北省第十一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1項

       

       

      廣播電視工程Broadcasting and Television  Engineering(工學 本科 學制4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廣播電視工程學科基礎知識和專業基本技能,具有扎實的實踐能力,熟悉相關硬件設備,能組建和維護演播室、錄音棚等系統的應用型人才。

      核心課程:電路理論、通信原理、數字電視技術、錄音技術、多媒體原理與應用、數字電視制播技術、攝影與攝像、電視演播室技術。

      就業方向:可從事廣播電視、數字影視制作、電視監控、信息產業等領域的科學研究、產品開發應用、技術支持、視音頻節目制作、系統維護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教學成果:

      1.席沛、 陳雅琪團隊作品 《粉嗦面語》,2020年 獲第十三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省級一 等獎和國家級三等獎各一項

      2.王振,2019年獲第十屆“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湖北省二等獎

      3.柳清文,2018年發明《手機電流共享裝置》獲國家知識產權局實用新型專利

      4.楊宇皓,2016年獲Oneshow中華青年創意競賽入圍作品金獎

       

       

      軟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工學 本科 學制4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計算機科學與軟件工程基礎知識和相關的方法、技能,擁有良好的軟件工程素質,具有較強的軟件工程專業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核心課程:C語言程序設計、C++程序設計、數據結構、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軟件工程導論、計算機網絡、軟件測試、軟件項目管理

      就業方向:可在IT行業、科研機構、傳媒機構、企事業單位從事軟件工程領域的項目分析、設計、開發、測試、管理、維護等方面的工作,也可承擔Web前端開發的相關工作。

      教學成果:

      1.莫耀華,2020年獲第十一屆“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省級一等獎和國家級優秀獎各一項

      2.李宇鋮,2020年獲第十一屆“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省級二等獎

      3.陶梓洋,2019年獲第十屆“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湖北省二等獎

      4.趙杰磊,2018年獲第九屆“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湖北省一等獎和國家級二等獎

      5.宋慧慧,2018年獲第九屆“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湖北省二等獎

       

       

      軟件工程(云計算特色班)Software Engineering(工學 本科 學制4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了解云計算的基礎架構與常用功能,熟悉典型的云計算平臺,掌握不同服務層次的云計算平臺投建/部署/運維/監管等核心技術,確保云計算平臺業務的穩定性,能夠提供云計算服務技術支持的應用型人才。

      核心課程:Linux操作系統,Linux系統管理、Linux網絡服務、系統和網絡安全管理、數據庫系統、Java程序設計、python程序設計、企業級集群架構、網絡監控及報警系統、自動化運維、云平臺環境部署.

      就業方向:可在IT行業、互聯網公司、企事業單位從事云計算銷售、運維、架構、研發、測試、管理、維護等方面的工作。

      教學成果:

      1.李宇鋮,2019年獲第十屆“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湖北賽區二等獎

      2.邱鑫杰,2019年獲第十屆“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湖北賽區三等獎

      3.顏璞宸,2018年第九屆“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湖北賽區Java軟件開發三等獎

       

       

      電子信息工程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工學 本科 學制4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經濟發展和社會需求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熟練掌握電子信息技術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知識結構合理,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工程技術應用能力的應用型技術人才。

      核心課程:電路理論、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信號與系統、通信電子線路、數字信號處理、單片機原理、通信原理、數字視頻技術、計算機網絡

      就業方向:可在電子信息、通信、互聯網、軟件及其相關領域從事各類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制造、運營、維護等方面工作。

      教學成果:

      1.王華波,2020年獲第十一屆“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電子類單片機組省級三等獎

      2.祖歡、李雅放、郭誠、孫銳、程博、付家琦、吳泰州,2018年獲湖北省第五屆大學生物理實驗創新設計競賽三等獎

      3.郭誠,2018年獲第九屆“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電子類單片機組省賽二等獎

      4.余凡、汪毓平,2018年獲第九屆“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電子類單片機組省賽三等獎

      5.蔣帥超,2018年獲第九屆“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電子類嵌入式組省賽一等獎和國賽優秀獎各一項; 2017年獲第八屆“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電子類單片機組省賽一等獎和國賽二等獎各一項

       

       

      漢語言文學 Chinese Language & Literature(文學 本科 學制4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分為媒體與創意寫作方向和兒童文學與教育方向,培養具有漢語言文學修養,掌握兒童文學與教育等理論知識及創作能力,或能適應新媒體時代需求的、具有跨界思維能力,能說會寫善交際實務技能的應用型、創作型人才。

      核心課程:文學概論、文學欣賞與寫作基礎、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外國文學、語言學概論、古代漢語、現代漢語

      就業方向:能夠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新聞媒體機構、中小學或各大教育培訓學校、文化傳播公司等領域從事文秘、文案策劃、宣傳發行、兒童教育教學及管理,兒童文學創作、編輯等相關工作。

      教學成果:

      1.王菲菲,中國詩歌網藍V詩人,世界漢語文學作家協會會員,2020年先后獲世界漢語文學校園文藝杯詩歌大賽三等獎、第五屆全國青少年自由寫作大賽文學三等獎、第二屆福恩牡丹園杯詩文大賽二等獎

      2.王涵之、沈潔琳、徐新羽,2020年分別獲得“人間天使.勇往直前”全國校園征文大賽二等獎和優秀獎

      3.楊俐、蔡樂婷、方蘊瑜、梁王曦,2019年分別獲得“第十四屆全國青少年冰心文學大賽(CYIC)預選賽”一、二等獎

      4.潘貴、曹樹婷、汪婧、范琦、朱云昭、張臣然、陳子伊、李欣嶸、張卓明,2019年分別獲得“湖北省首屆兒童文學創作大賽”一、二、 三等獎

      5.吳美玲、鄭語畫,2019年分別獲得湖北省第十二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三等獎

      6.項靜菲、林燕燕,2016年、 2017年晉江文學網簽約作家

      7.韋恩澤,筆名依久九六,2015-2019年先后在《漫客·小說繪》《今古傳奇》《名偵探聯盟》《超級小神探》《少年博覽 ·初中版》等雜志公開發表22篇文學作品,累計約20萬余字

      8.鄧文錦,2016年獲“與25部經典的上海相遇——2015青年學子品讀文學經典大賽”一等獎

       

       

      英語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文學 本科 學制4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分為少兒藝術英語教育和影視翻譯方向,培養具備良好的英語聽說讀寫譯能力,掌握少兒英語教育等相關知識,具有音樂、舞蹈、繪畫等多方面藝術修養;或具備扎實的英、漢雙語應用能力,掌握翻譯及影視翻譯理論知識、電影電視知識和跨文化傳播等多學科知識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

      核心課程:綜合英語、高級英語、英語語音、實用英語語法、英語視聽說、英語口語表達與交際、英語時文閱讀、實用英語寫作、筆譯實踐、口譯實踐等

      就業方向:可在小學、幼兒園、少兒英語教育機構、英語培訓機構等企事業單位從事少兒英語教育、課程研發、教學管理等相關工作;在翻譯公司、影視公司、文化傳播公司和涉外機構等企事業單位從事電影電視譯制,文化外宣、翻譯等相關工作。

      教學成果:

      1.盛一平、劉錚、張靚玢,2020年分別獲得“外研社·國才杯”全國英語寫作大賽湖北賽區二等獎、英語演講大賽湖北賽區三等獎、英語閱讀大賽湖北賽區三等獎

      2.盛一平、童欣,2020年分別獲得第27屆湖北省外語翻譯大賽專業英語筆譯B組一等獎、二等獎

      3.盛一平,2020年獲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B類一等獎

      4. 孫木拉、周旸天、張佳汝、劉夢嫣,2019年分別獲得首屆中國-塞浦路斯青少年文化交流大賽大學組十佳及最佳言值獎、最佳人氣獎、最佳風采獎

      5.劉錚、周旸天、劉夢嫣,2019年分別獲得“外研社·國才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湖北賽區二等獎、英語閱讀大賽湖北賽區三等獎、英語寫作大賽湖北賽區三等獎

      6.彭景云、盛一平、張瑩,2019年分別獲得第26屆湖北省外語翻譯大賽專業英語筆譯B組一等獎、口譯B組一等獎

      7.張汝詩、陳曦、周彩霞,2017年分別獲得“外研社·國才杯"全國英語閱讀大賽湖北賽區一等獎、英語寫作大賽湖北賽區二等獎、英語演講大賽湖北賽區三等獎

      8.羅園媛,2017年獲第24屆湖北省外語翻譯大賽專業英語口譯B組一等獎

      9.楊云嬌,2016年獲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B類二等獎

       

       

      三、??茖I

      播音與主持 Announcing and Anchoring(廣播影視類 ???學制3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播音主持基本理論和專業技能,具備較強播音主持能力,能適應各類媒體和企事業單位播音、主持等崗位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核心課程:普通話語音與播音發聲、演講與口才、語言表達、即興口語表達、新聞實務、新聞播音主持與現場報道、文藝作品演播、應用主持技巧、綜藝節目主持技巧、體育類節目解說、影視配音藝術等。

      就業方向:可在廣播電臺、電視臺、新媒體文化傳媒企業等企事業單位從事節目主持、配音與解說、采編、制作、培訓、講解和其他相關工作。

      教學成果:

      1.王良圓等2人,2020年獲第12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公益《戰“疫”》命題微博賽一等獎

      2.古承鑫等4人,2019年獲湖北省文化創意大賽一等獎

      3.吳亞龍,2018年獲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動漫節聲優大賽個人優秀獎

      4.謝宜臻,2017年獲湖北省第五屆夏青杯三等獎

       

       

      戲劇影視表演Theatre Film and TV Performance(表演藝術類 ???學制3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正確的價值觀和專業精神,了解戲劇、影視表演藝術基本理論知識,具備戲劇影視表演的基本技能,能適應影視藝術創作和新媒體演藝基本需求的應用型表演人才。

      核心課程:表演1(創作元素)、表演2(觀察生活)、表演3(文學作品改編)、表演4(話劇片段)、鏡頭前表演、實驗劇目創作、臺詞1(語音基礎)、臺詞2(朗誦技巧)、臺詞3(人物獨、對白)、聲樂、形體、戲劇作品與戲劇史、視聽語言、藝術通論、劇本閱讀與分析等。

      就業方向:可在影視公司、電視劇制作中心等企事業單位從事表演、宣傳等工作。

       

       

      影視動畫 Film and TV Animation(廣播影視類 ???學制3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符合數字時代社會的發展及動漫產業崗位需要,具有良好道德水平、知識修養、審美及溝通能力,同時有較好的心理素質、職業素養和團隊合作能力。掌握扎實的影視動畫專業基本理論知識、技能技法和設計流程;受到較好的實踐能力及設計規范訓練;了解崗位需求與技術的新發展;能夠熟練運用影視動畫設計技巧、專業軟件和工具完成影視動畫設計與制作,具有一專多能特點的高技能應用型專門人才。

      核心課程:動畫概論、動畫原理、動畫造型基礎、劇本與分鏡、視聽語言與剪輯、二維動畫制作、3D角色模型、3D角色動畫、影視后期特效制作、UI界面設計、交互動畫平臺應用等。

      就業方向:可在?笆傭盡⒐愀婀盡⒌縭猶?、娱犁娢侊埆吮M⑽幕焦盡⑹殖靄婀盡⑵笫亂?、教育单螇娜动漫肿V髁煊頡⑿旅教辶煊蚣拔幕盜煊潁郵略擻糜笆傭杓萍際踅猩桃迪钅恐譜鰲⒍萄?、綋Qド杓?、詳\猛乒愕確矯婀ぷ鰲?/span>

      教學成果:

      1.王光耀,2020年獲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動畫類省級三等獎

      2.涂濛雨,2020年獲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動畫類省級優秀獎

      3.包興鑫,2019年獲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兵兵動漫創作大賽條漫作品提名獎

      4.王光耀,2019年獲湖北高校第八屆美術與設計大展乙組銅獎

      5.金雪竹,2018年獲第二十七屆時報金犢獎全球總決審動畫廣告類優選獎

       

       

      新聞采編與制作 News Editing and Production (廣播影視類 ???學制3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熟練掌握新聞采寫、圖像采集與編輯、廣播電視節目策劃與制作、數據新聞制作等技能的新聞專業人才。

      核心課程:大眾傳播學、新聞實務、新聞報道策劃、電視節目編導與攝制、廣播節目編輯與制作、新媒體前沿、數據新聞與信息可視化、界面設計、Web前端開發。

      就業方向:可在報刊、電臺、電視臺和新媒體單位等企事業單位從事新聞采編、新聞宣傳、營銷策劃和各類節目制作的工作。

      教學成果:

      1.董禮,2018年獲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省級賽區二等獎

      2.方梓屹、董禮,2018年獲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省級賽區三等獎

      3.夏巧凌,2018年獲時報金牘獎優秀獎

      4.董禮,2018年獲中國大學生廣告藝術節學院獎優秀獎

      5.鄒薇薇,2018年中國大學生廣告藝術節學院獎獲學院獎佳作獎

       

       

      電子商務Electronic Business (電子商務類 ???學制3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現代經營管理、計算機及網絡等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具備網絡營銷、電商平臺運營、網頁美工、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等工作技能的專門應用型人才。

      核心課程:電子商務運營實務、網絡營銷策劃、網站編輯與美化、網店運營管理、網店美工、跨境電商、電子商務物流、電子商務客戶關系管理。

      就業方向:可在企事業單位從事網絡營銷、電商平臺運營、跨境電子商務交易、物流管理等工作,可實現電子商務各平臺網商自主創新創業。

      教學成果:

      1.趙陳俊、熊思等,2018年獲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省級二等獎2項,省級三等獎2項

      2.熊思、朱良飛等,2018年獲得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省級1項

      3.董俊宇、趙陳俊等,2017年獲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省級二等獎1項,省級三等獎2項

      4.陳震、邢俊鵬、羅錦裙等,2017年獲得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國家級1項,省級1項

      5.蔡志強、項子凡、王津,2017年獲湖北省大學生信息技術創新大賽一等獎

       

       

      影視編導:Film and TV Playwright-director(廣播影視類 ???學制3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較好的政治和人文素養,具備一定的藝術鑒賞能力,掌握戲劇、影視編創及文案寫作方面的系統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影視導演方面的創作能力,能夠在影視創作及傳媒等相關領域從事編輯、導演、文宣、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核心課程:電影作品與電影史、視聽語言、導演基礎、影視攝影、影視剪輯、影視錄音、影視照明、電視文案寫作、劇本寫作、電視節目分析與策劃、電視新聞采編、紀錄片創作、綜藝節目編排與導播、虛擬演播室等。

      就業方向:能夠在廣播電視臺、網絡媒體及其他傳媒機構、企事業單位從事各類節目策劃、編導、制作、編輯、撰稿、宣傳、管理等工作。

      伊人99